双燕离

: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天上自由自在比翼而飞的双燕,实在令人羡慕。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在玉楼珠阁中共筑爱巢,在金窗绣户间相互嬉戏低飞。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柏梁台失火了,焚烧了它们的巢窝,它们只好又到吴王宫里筑巢。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吴宫又遭焚荡,这一次更惨,烧了个雏尽巢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只剩下憔悴的孀雌一燕身在,雌燕怀着对雄燕的无限眷恋,憔悴不堪。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比翼双飞的日子已难再得,真是使人寸心欲碎。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15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羡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柏梁”句:汉武帝时皇宫中有柏梁殿,遭火焚。柏梁:汉长安台名。《二辅黄图》卷五:“柏粱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关内。”王琦注云:“《汉武内传》太初元年十一月已酉,天火烧柏梁台。”此句似言李白被谗出众事。“因入”句:此句似言太白入永王璘幕府事。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吴宫”句:越王勾践伐吴,曾火焚吴王宫。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15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此诗为寓言诗,写雌雄双燕历尽艰险,生死不渝的“爱情”。一对恩爱燕子相依相伴,快乐幸福,不料一场大火降临,雄燕不幸身亡,雌燕憔悴伤心,回旋不去,非常伤感,凄切而动人。此诗用以寄寓人类爱情之忠贞。“令人羡”为全诗之眼,是联系人与燕的纽带。

  李白这首乐府取材比较随意,虽然提到“柏梁”、“吴王宫”,但都是信手拈来,并无所指。时序也是错乱的。按“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语意,似乎先有西汉柏梁殿失火,后有春秋吴王宫焚烧,其实西汉在春秋之后。可见这首乐府是随意而写,可能是李白应景之作,并非有感而发,因此在艺术上少有可圈可点之处。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自由自在比翼而飞的双燕,实在令人羡慕
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在玉楼珠阁中共筑爱巢,在金窗绣户间相互嬉戏低飞。
柏梁台失火了,焚烧了它们的巢窝,它们只好又到吴宫里筑巢。
吴宫又遭焚荡,这一次更惨,烧了个雏尽巢空。
只剩下憔悴的孀雌一燕身在,雌燕怀着对雄燕的无限眷恋,憔悴不堪。
比翼双飞的日子已难再得,真是使人寸心欲碎。

注释
1.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独处吟》、《流凘咽》、《双燕离》、《处女吟》四曲,其词俱亡。”就是说乐府中有《双燕离》等琴曲,曲辞已不存。白此诗为据琴曲所填。
2.“柏梁”句:汉武帝时皇宫中有柏梁殿,遭火焚。柏梁:汉长安台名。《二辅黄图》卷五:“柏粱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关内。”王琦注云:“《汉武内传》太初元年十一月已酉,天火烧柏梁台。”此句似言李白被谗出众事。
3. “因入”句:此句似言太白入永王璘幕府事。
4.“吴宫”句:越王勾践伐吴,曾火焚吴王宫。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859篇诗文

猜你喜欢

大子夜歌二首·其二

: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丝竹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歌响,是借助于乐器才有清妙的声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你不明白歌谣的妙处,它的声音表现着歌者的内心。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假器:借助于乐器。

不知歌谣(yáo)妙,声势出口心。
声势出口心:声音出口却表现着歌者的内心。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大子夜歌》,是《子夜歌》的一种变调。据说有个叫“子夜”的女子创制了这个声调。这首诗写的是歌谣之妙。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漫成三首

: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
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年纪不同都成名人也不妨碍何逊与范云一起成为诗人,我不了解他们当年那个时候为什么看重描写自然景物。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南朝宋鲍照把北方云中郡龙山的千里雪拿到了江南江南满地花可似塞北雪,而何逊把龙山雪拿来打算一起比作洛阳城的花。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
作为梁朝著名文学家的沈约爱护珍惜何逊,可南朝宋的文学家颜延年和谢庄两人互相诋毁。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诗句的清新风格都有所得,声名怎么能够互相伤害呢?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
傍晚泛起淡淡的白雾就赞美情人如清水出芙蓉的荷花清新,这就是何逊刚出名成婚得意时的作品。

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这个时候谁最赏识他呢?是沈约和范云这两个梁朝的尚书。

参考资料:

1、 作品译文及鉴赏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提供.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漫成:随便作成的意思。何范:何逊、范云。未解:未知。针对时下文士袭文人相轻之习者而言。重物华:珍重美好风物。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nǐ)并洛阳花。
龙山:在古云中郡。将来:拿来。底:何。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雾夕(xī)咏芙蕖(qú),何郎得意初。
芙蕖:莲花。

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沈范两尚书:指沈约、范云。沈约在梁朝曾为吏部尚书兼右仆射,范云曾任吏部尚书。见《梁书》沈、范二传。此借指令狐楚与崔戎,二人于商隐均有知遇之恩。

参考资料:

1、 作品译文及鉴赏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提供.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
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其一)第一首诗李商隐就把自己比作南朝梁诗人何逊,把令狐楚恩师比作南朝梁诗人范云,并把他们之间的分别的感情用何逊的“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诗句来表现。并以当时重视景物的描写提出来,顺利引出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的诗句,过度到何逊的诗句:“洛阳城东西,却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便达了自己对恩师离别的痛苦与即将重逢的感受。这也模仿了诗经中的爱情诗句:昔我去时雨雪霏霏,今我来时芳草萋萋的感受。

  (其二)这一首李商隐仍把自己比作何逊,把沈约比作令狐楚先辈,同时把说自己坏话的人比作颜延年和谢庄,也说明自己和有知遇之恩的先辈关系不同于沈约与何逊关系的合谐美好。这首诗说明文人间不能相轻视,这是没有用的,不能嫉妒而压抑他人。

  (其三)这首诗李商隐继续把自己比作何逊,并说明自己刚得志时有如沈约、范云的两个人,一个是令狐楚、一个是崔戎,或另一个是王茂元最赏识自己,但今非昔比。何逊八岁能赋诗,弱冠时就被州里举为秀才。其《看伏郎新婚诗》写伏天新婚。李商隐娶王茂元女儿,也是在唐文宗开成年间的入伏之季。

参考资料:

1、 作品译文及鉴赏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提供.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感镜

: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美人与我分别时,赠我的铜镜一直被我收藏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自从你离开后,镜中再无如花娇颜,就像秋水中不见临水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许多年不曾打开匣子,因被氧化而变红的铜镜上已满是尘埃。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今日取出铜镜拂去尘埃,镜中照出我的憔悴面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照完之后,又拿着这把背面刻有双盘龙雕饰的铜镜再次叹息惆怅。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xiá)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经年:经过很多年。

今朝一拂(fú)拭,自照憔悴容。
拂拭:掸掉或擦掉。

照罢重(chóng)惆怅,背有双盘龙。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结客少年场行

: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紫燕这匹骏马有着黄金色的眼珠,马嘶鸣时摇动着它颈上那美丽的绿色鬃毛。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它一路奔驰,天刚亮的时候就到了长安洛门。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年少时学习剑术,剑术高超,白猿公败在少年的手下,飞上枝头化为一只猿猴。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少年穿着饰有珠宝的锦袍,腰间插着匕首和吴钩。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他自小一个人就有万人的英勇,如今腰间插有宝剑就更显雄风了。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与豪侠剧孟结为好友,二人一见如故,一同去新丰畅饮美酒。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少年志气豪猛,哪怕在都市中,杯酒之间就可以结束一个人的性命。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不要说易水寒冷如冰,看看今日白虹贯日,如此晴朗。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只可惜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徒然死在秦宫之中。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像秦武阳那样的人如同死灰一样,跟他这样的人结交朋友,事情怎么会取得成功呢?

紫燕黄金瞳(tóng),啾(jiū)啾摇绿騣(zōng)
紫燕:骏马的名称。啾啾:马的鸣叫声。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洛门:指洛阳城门,汉代的长安城门。

少年学剑术,凌轹(lì)白猿公。
凌轹:欺凌,辱蔑。白猿公:这里运用了典故,越国的一名女子善于剑术,在路上遇见了一名老翁,他自称袁公,与女子比试剑术,没有胜利,而飞上树,变成了一只白色的猿猴。

珠袍曳(yè)锦带,匕首插吴鸿。
吴鸿:宝剑,吴钩的代称。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剧孟:人名,汉代洛阳人,著名侠士。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日贯虹:白虹贯日,形容志气威猛。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舞阳:指秦武阳,是荆轲的副手,见到秦王后特别惊恐,让秦王有所察觉。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诗人一直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壮志雄心,但总不能如愿,于是在无奈中不期然发出不平之鸣。这首诗就是此种情况下的心声。

  此诗塑造了一个剑术超过白猿公,纵横江湖的少年侠士形象。他剑术高强,却一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于是发出了愤恨激越的郁闷不平之鸣。

  开首写少年所骑骏马的神骏与装饰之豪华,“平明”写少年在白天骑马相互驱驰,在洛门东结交朋友。接着,“少年”两句写其剑术超过传说中的白猿公,突出其剑术之高超。

  接下来八句写其纵横江湖之勇猛形象。特别是“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两句,写尽了少年的豪侠形象。最后几句借荆轲刺秦事抒发内心的情感。与一般的咏叹荆轲刺秦的诗不一样的是,全诗没有出现荆轲的名字,但“缺场”的荆轲事实上是诗中的主角——诗人自己。诗人批评谋划行刺秦始皇失败的燕太子丹,是因为他没有给荆轲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展身手的条件,反倒找来一个进入秦宫就面如死灰的秦舞阳,帮了倒忙,给剑客造成干正事的掣肘。

  这种批评正好表现出诗人渴盼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首诗虽然有郁闷与不平,但依旧是那种扬厉雄健的风格,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豪侠气质。

参考资料:

1、 郭宝玉,浮伟忠,张海波编著.唐诗宝鉴 壮志凌云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03:第49页-第50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
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
皇帝的公主信奉神仙,别墅盖得直入云霄。

山出业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
假山高得像岐山鸣凤岭,池塘大得超过渭河。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梳妆用的起居楼里挂着翠绿帷幔似乎把春色留住了,而舞蹈唱戏的阁楼下摆放着整齐的座椅,金灿灿的,好像把太阳织在了垫子上。

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
我伴驾同来公主的新宅祝贺,酒宴上大家觥筹交错,纷纷向皇帝敬酒祝寿,一旁还有乐手演奏着钧天乐。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
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

  因为沈佺期伴随皇帝公主皇子多年,所以他的诗作多是应制诗,形式很华丽,被流放后风格却也发生过很大变化。沈佺期和宋之问等一帮诗人所作律诗使得这一体裁有了一些固定的格式,所以受到了后人很高的赞誉。

  这首诗里用到了“鸣凤岭”和“饮龙川”两个地名。鸣凤岭指陕西凤翔县的岐山,因为传说中周朝兴起前这里有凤凰鸣叫而得名。在这首诗里用来说明公主新宅里假山的高大,凤凰也象征着公主的身份。饮龙川,指渭水,这里曾是文王最初兴起的地方。龙象征着皇帝的身份。诗里写了公主新府邸的大概样子,写了园子里的假山池塘,再写起居楼,写戏楼,里里外外到也算是写得周全,然后还写出皇帝亲临举行宴会时的场面,有礼有节,作者应该是位有急智的诗人了。尤其是他想到的比喻,既说明了公主府邸的豪华,又暗喻出皇家的气派和尊贵,唐中宗时期比较繁华的面貌也间接得到了表露,这样的应制诗,皇帝是一定会很满意的。但可惜诗里带出了的安乐公主的奢侈无度,无意中竟成为他日后被处决的罪证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一句,很是生动,翠绿的帷帐垂下,把明媚的春色留了一段在妆镜前,戏台下的椅子上铺着黄色的垫子,金灿灿的,恍然间好像织进了太阳在上面。上面那句“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就没有这一句好,有点生拉硬拽,因为见过鸣凤岭和饮龙川的人到了唐代应该不多了。这首诗尽管辞藻上很华丽了,而且修辞也较为贴切,但却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这也许是因为后人没见过那种场面,但也许是因为诗人急忙中只求说尽好听话而没有用更深意义的说辞。诗人为了支应皇帝,捡尽了漂亮的词汇,没想到这位公主后来怨恨这首作品写得太华丽了,他反而因此丢了性命。

  这样一首煌煌气派的应制诗,竟枉送了沈佺期的性命,而跋扈虚伪的安乐公主最后也落得个死于非命的结果。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