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立本女吟

: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少女戴着高高的帽子,拂动着宽广的衣袖,打扮成南方贵族妇女的模样,夜晚独自在凉爽寂静的庭院中漫步。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自己拿着玉钗敲台阶下的竹子,打出拍子,一曲清越的歌声之后,月色显得十分皎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1960-1961页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13-114页 .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危冠:高冠。楚宫妆:即南方贵族妇女式样的打扮。闲庭:空旷的庭院。

自把玉钗(chāi)敲砌(qì)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玉钗:一种妇女头饰。砌竹:庭院中临阶而生的竹子。月如霜:月光皎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1960-1961页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13-114页 .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传说唐代有个草场官名叫张立本,他的女儿因后院古坟中的狐妖所迷,诗人以此为据,写成此诗。

  此诗一说为张立本女作,而且伴有一个荒诞的故事。传说唐代有个草场官张立本,其女忽为后园高姓古坟中的狐妖所魅,自称高侍郎,遂吟成此诗(《全唐诗》卷八六七)。这种附会虽然颇煞风景,却也令人想到:或许正是因为这诗情韵天然,似有神助,才使当时的好事者编出这样的无稽之谈吧。

  诗的内容似无深义,却创造了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幽篁依阶低吟。清冷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峨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在这首诗里,景色全由人物情态写出,而人物意趣又借极简炼的几笔景物点缀得到深化。由情见景,情景相生,是形成此诗佳境的显著特点。

  “危冠广袖楚宫妆”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贵族女装,这身典雅的妆束令人清楚地想见少女亭亭玉立的风姿;从“独步”可见庭院的空寂幽静和她清高脱俗的雅趣,而“闲庭”又反衬出少女漫步吟哦的悠然神情。“逐夜凉”则藉其纳凉的闲逸烘染了秋爽宜人的夜色。夜静启开了少女的慧心,秋凉催发了少女的诗思。她情不自禁地从发髻上拔下玉钗,敲着阶沿下的修竹,打着拍子,朗声吟唱起来。以钗击节大约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晏几道《浣溪沙》词有“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句,写的是一位歌女在“遏云声里送离觞”的情景,也颇妩媚,但稍嫌激烈,高适此诗中的少女,孤芳自赏,不求知音,信手击竹,对月自吟,那种心声和天籁的自然合拍似更觉曼妙动听。

  抒情的画意美和画面的抒情美融为一体,是盛唐许多名篇的共同特点。这首诗写女子而洗尽脂粉香艳气息,更觉神清音婉,兴会深长,超尘拔俗,天然淡雅,在盛唐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题为“听张立本女吟”,故“清歌一曲”实是吟诗一首。古诗本来能吟能唱,此处直题“清歌”二字,可见少女的长吟听来必如清朗的歌声般圆转悦耳。前三句不写月色,直到一曲吟罢,方点出“月如霜”三字,不但为开扩诗的意境添上了最精彩的一笔,也渲染了少女吟诗的音乐效果。诗人以满目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使“霜”字与“夜凉”相应,并且此透露出少女吟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给听者带来的莫名的惆怅,从而在结尾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留下了无穷的韵味。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394-396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少女戴着高高的帽子,拂动着宽广的衣袖,打扮成南方贵族妇女的模样,
夜晚自在凉爽寂静的庭院中漫步。
自己拿着玉钗敲台阶下的竹子,打出拍子,
一曲清越的歌声之后,月色显得十分皎洁。

注释
张立本女:《全唐诗》载:“草场官张立本女,少未读书,忽自吟诗,立本随口录之。”
危冠:高冠。楚宫妆:即南方贵族妇女式样的打扮。
闲庭:空旷的庭院。
玉钗:一种妇女头饰。砌竹:庭院中临阶而生的竹子。
月如霜:月光皎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1960-1961页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13-114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鉴赏

  传说唐代有个草场官名叫张立本,他的女儿因后院古坟中的狐妖所迷,诗人以此为据,写成此诗。

  此诗一说为张立本女作,而且伴有一个荒诞的故事。传说唐代有个草场官张立本,其女忽为后园高姓古坟中的狐妖所魅,自称高侍郎,遂吟成此诗(《全唐诗》卷八六七)。这种附会虽然颇煞风景,却也令人想到:或许正是因为这诗情韵天然,似有神助,才使当时的好事者编出这样的无稽之谈吧。

  诗的内容似无深义,却创造了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幽篁依阶低吟。清冷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峨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在这首诗里,景色全由人物情态写出,而人物意趣又借极简炼的几笔景物点缀得到深化。由情见景,情景相生,是形成此诗佳境的显著特点。

  “危冠广袖楚宫妆”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贵族女装,这身典雅的妆束令人清楚地想见少女亭亭玉立的风姿;从“独步”可见庭院的空寂幽静和她清高脱俗的雅趣,而“闲庭”又反衬出少女漫步吟哦的悠然神情。“逐夜凉”则藉其纳凉的闲逸烘染了秋爽宜人的夜色。夜静启开了少女的慧心,秋凉催发了少女的诗思。她情不自禁地从发髻上拔下玉钗,敲着阶沿下的修竹,打着拍子,朗声吟唱起来。以钗击节大约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晏几道《浣溪沙》词有“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句,写的是一位歌女在“遏云声里送离觞”的情景,也颇妩媚,但稍嫌激烈,高适此诗中的少女,孤芳自赏,不求知音,信手击竹,对月自吟,那种心声和天籁的自然合拍似更觉曼妙动听。

  抒情的画意美和画面的抒情美融为一体,是盛唐许多名篇的共同特点。这首诗写女子而洗尽脂粉香艳气息,更觉神清音婉,兴会深长,超尘拔俗,天然淡雅,在盛唐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题为“听张立本女吟”,故“清歌一曲”实是吟诗一首。古诗本来能吟能唱,此处直题“清歌”二字,可见少女的长吟听来必如清朗的歌声般圆转悦耳。前三句不写月色,直到一曲吟罢,方点出“月如霜”三字,不但为开扩诗的意境添上了最精彩的一笔,也渲染了少女吟诗的音乐效果。诗人以满目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使“霜”字与“夜凉”相应,并且此透露出少女吟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给听者带来的莫名的惆怅,从而在结尾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留下了无穷的韵味。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394-396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02篇诗文

猜你喜欢

入峡寄弟

: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闭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先前我和你们,读书不常出门。

未尝冒湍险,岂闭垂堂言。
不曾冒过激流的危险,哪理会坐不垂堂的古训。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从这次出来游历江湖,艰辛困苦难以一一述陈。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峡中往来的旅客疲弊不堪,幸赖大禹开凿之功至今犹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两岸峭壁耸立起上千座险峰,湍急的水流在万条壑谷涌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我来这里总共才几天,没有一夜不听到猿的啼声。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江边宿息时归思依依,船只行进中落魄失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明月峡中泪水沾湿了衣裳,原野的鹡鸰使人断肠伤神。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离得太远星星也难相聚,晚秋季节露水越来越深。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趁着先生顺流直下南楚,写下这首诗寄给家乡亲人。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0-22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孟浩然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24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入峡:指进入长江诸峡入蜀。峡:指长江流经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险隘地带,其中最著名的有巫峡、巴峡、明月峡等。弟:指孟洗然、孟邕等。尔:一作“汝”。

未尝冒湍(tuān)险,岂顾垂堂言。
湍险:指在急流中行船的危险。湍:急流。垂堂:靠近堂屋檐下。因檐瓦坠落会击伤人,故以喻危险的境地。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yǔ)功存。
行旅:旅客。弊:困,疲乏。禹功:大禹开凿三峡之功。大禹治水,疏通江河,传说他开凿黄河三门峡,连同长江三峡也附会为他所开凿。

壁立千峰峻,潈(cóng)流万壑()奔。
潈:众水相入交会之处。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凡:只是,不过是。几宿:几次过夜。

(pǔ)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浦:水口,江边。摇:一作“思”。摇动,这里作引动。归恋:归家之思恋。失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躯体,失梦魂意为梦中魂归故乡。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jí)(líng)原。
明月峡:在今湖北巴东。峡口南岸壁高四十丈,壁上有圆孔,形如满月。鹡鸰原:比喻兄弟。鹡鸰:一作“脊令”,鸟名。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离阔:阔别。星难聚:参星和辰星,一在西方,一在东方,出没各不相见。借以比喻彼此隔离。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因:依凭。君:指被托咐寄诗的人。南楚:指江陵、襄阳一带。书此:写下这首诗。示:一作“寄”。乡园:家乡。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0-22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孟浩然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24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一至六句写在旅途中回忆在家读书时的情景。诗人青少年时代和诸弟在家闭门读书,攻读儒家经典。读书之余,也学剑、弹琴、游乐。兄弟们同室求学,携手共游,融洽无间,情深谊厚。但那时毕竟未历风险,以致连“坐不垂堂”这句话的意义也不理会。及至出门游历,其艰险程度,真是一言难尽。

  七至十二句写游历三峡的所见所闻。这次远游,他乘船逆江而上,经宜昌而入三峡。三峡是著名的长江天险之地,以险滩多、水流急而闻名,两岸山势峻奇多姿,虎啸猿啼,气象万千。这时诗人心灵完全沉浸在雄奇壮丽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十三句至二十句写进入三峡所见所闻引发的怀乡思弟的情愫。当夕阳西下,夜深人静之际,听到猿猴啼叫,不免激发心中凄凉心情。诗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同胞兄弟的手足之情,归家的念头油然而生,甚至梦中返回故乡。特别是来到明月峡时,因峡名明月联想起“团圆”,想起“鹡鸰原”的典故,深感独身在外的凄凉,记挂着弟弟们,不禁泪水模糊了诗人的双眼。“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两句表明诗人的思亲之情达到了高峰。在思乡之际,碰巧遇到一位要返回襄阳的同乡,于是便写了此诗,请他捎给弟弟们,充分表现了诗人作为兄长对弟弟们的一片爱心。

  此诗描写入巴蜀三峡时的艰险,抒发了作者远涉江湖之苦和怀乡忆弟之情。题中的“弟”指作者弟弟孟洗然、孟邕等。作者曾与他们一起隐居读书,都胸怀大志。作者这次经三峡正当深秋,诗中“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正是对三峡险境的高度概括。“浦上”以下各句则触景生情,由入明月峡而思念与家人团圆,见鹡鸰在原而感伤兄弟分离,感情表现得自然、真挚。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0-222、 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第480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姑孰十咏

:

姑孰溪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丹阳湖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谢公宅
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凌歊台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桓公井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慈姥竹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望夫山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牛渚矶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天门山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姑孰溪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我喜爱这溪水的清幽,乘兴在水中漫游。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荡起船浆怕惊动鸥鸟,垂下钓竿等待鱼儿上钩。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水波翻动了朝霞映下的艳色,岸上的春山延绵着重重叠叠。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不知是哪家的女子在水边浣纱,可惜与这红颜少女不曾相识。

丹阳湖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淼淼湖水似与天相连,风波浩荡永无止境。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远处的商船象从天上而来,一片白帆在云间航行。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千岁之龟游于莲叶之上,鸟儿宿在芦花丛间。

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少女荡起轻快的小舟,歌声伴着流水的声音。

谢公宅
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
青山已在暮色笼罩之中,谢公故宅一片寂静。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竹林里人声已经消逝,水池中映出的月色显得格外清冷。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庭院里到处是衰败的荒草,厚厚的苍苔已积满废井。

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只有那清风显得幽闲自在,时时在泉石间奏起乐声。

凌歊台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为暸望旷野而登上古台,台高真使人能够极目。

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
重峦叠嶂在远空中排列,杂花绿树在高平的陆地上相间密布。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闲云有时飘入窗内,翠野之中长出了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我很想看一看碑上的文字,无奈那青苔侵满了碑石,怎能让我去读?

桓公井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掘井的桓公早已成为古人,废井却至今未曾枯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石壁上积出冷冷的苍苔,井中的寒泉中沉着一片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山上的桃花到了春天还要开放,梧桐渐渐在秋风中落叶。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可惜这里路远人迹罕至,谁能见到这古井之水依然清澈?

慈姥竹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野竹丛丛傍石而生,似烟霭掩映着慈姥山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那翠色的落影使江波澄绿,虚声中使人感到寒冷来得太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竹制箫管能吹出龙吟的声音我未曾听到,但制成笛子吹出的凤曲应当更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希望你不要学蒲柳的早凋,而要保持自己的坚贞节操。

望夫山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仰首远望身临碧空,永远是那充满离别之怨的面容。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江草不知道愁苦,岩间的花儿只管斗艳争红。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远征的夫婿相隔千山万重,千里音信实难相通。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春去秋来的年复一年,这苦苦的相思何时了终?

牛渚矶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绝壁直临着大江,山峰连绵耸立相望。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乱石突兀于伏流之间,回波相激自成巨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我惊奇那林木的葱笼秀异,而不敢测知水下精灵的形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更有那夜间的山猿啼叫,使我忧心忡忡像醉在江上。

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丁令威辞别了世人,拂去俗衣来到这修仙之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潜身炼成了九丹,方随着彩云而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今日这里的松树藤萝已掩蔽了修炼的幽深山洞,长年荒寂,桃杏已隐入在丛木深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不知他成仙化鹤以后,往来于辽东与灵墟山之间有了几度?

天门山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远远出现于江面上的天门山,两座山峰隔江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江岸掩映在松色中显出了寒意,巨石将江浪激成花一样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天边的群山参差起伏,缥缈立于晚霞外围。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航船随着落日远去,四看山色苍苍,如同沉于一片青霭。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贼退示官吏

: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癸卯年,西原贼人攻入道州城,焚烧杀戮掠夺,几乎扫光全城才走。第二年,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不过是蒙受贼人的哀怜而巳。催缴赋税的官吏为什么还如此忍心苦苦搜括呢?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清泉水流经过我家门口,山涧洞谷对着我家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忽然间遭遇到世道突变,数年来亲自从军上前线。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又遇到蛮夷来骚扰侵犯。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县城太小蛮夷无意洗劫,百姓贫穷他们也觉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因此他们攻陷邻县境界,唯有这个道州独自保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奉皇命来收租税的使臣,难道还比不上盗贼慈善?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催赋逼税恰如火烧油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谁忍心断绝人民的生路,换取时世所称赞的忠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我想辞去官职丢弃符节,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带领全家回到鱼米之乡,告老归隐住在那江湖边。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608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212-213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5 .

(guǐ)(mǎo)岁,西原贼入道州,焚(fén)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shào),不犯此州边鄙(bǐ)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癸卯岁: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道县:今湖南县道县。永、邵:永州和邵州,今均属湖南省。边鄙:边境。与:通“欤”,吗。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昔岁:从前。

泉源在庭户,洞壑(hè)当门前。
庭户:庭院。洞壑:山洞,沟壑。

井税有常期,日晏(yàn)犹得眠。
井:即“井田”;井税:这里指赋税。晏:晚。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zhān)
世变:指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戎旃:战旗,一说为军帐。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典:治理、掌管。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见全:被保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将王命:奉皇上的旨意。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绝:断绝。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委:弃。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委符节:辞官。引竿:拿钓竿,代指隐居。刺船:撑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将:带着。就:靠近。湖:一作“海”。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608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212-213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5 .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此诗和《舂陵行》都是作者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的代表作,而在斥责统治者对苦难人民的横征暴敛上,此诗词意更为深沉,感情更为愤激。

  在诗中,元结把起义的少数民族称之为“贼”,固然表现了他的偏见,但他把“诸使”和“贼”对比起来写,通过对“贼”的有所肯定,来衬托官吏的残暴,这对本身也是个“官吏”的作者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全诗共分四段。第一段由“昔年”句至“日晏”句,先写“昔”。头两句是对“昔”的总的概括,交代他在作官以前长期的隐居生活,正逢“太平”盛世。三、四句写山林的隐逸之乐,为后文写官场的黑暗和准备归老林下作铺垫。这一段的核心是“井税有常期”句,所谓“井税”,原意是按照古代井田制收取的赋税,这里借指唐代按户口征取定额赋税的租庸调法;“有常期”,是说有一定的限度。作者把人民没有额外负担看作是年岁太平的主要标志,是“日晏犹得眠”即人民能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对此进行了热情歌颂,便为后面揭露“今”时统治者肆意勒索人民设下了伏笔。

  第二段从“忽然”句到“此州”句,写“今”,写“贼”。前四句先简单叙述自己从出山到遭遇变乱的经过:安史之乱以来,元结亲自参加了征讨乱军的战斗,后来又任道州刺史,正碰上“西原蛮”发生变乱。由此引出后四句,强调城小没有被屠,道州独能促使的原因是:“人贫伤可怜”,也即“贼”对道州人民苦难的同情,这是对“贼”的褒扬。此诗题为“示官吏”,作诗的主要目的是揭露官吏,告戒官吏,所以写“贼”是为了写“官”,下文才是全诗的中心。

  第三段从“使臣”句至“以作”句,写“今”,写“官”。一开始用反问句把“官”和“贼”对照起来写:“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这是抨击官吏,不顾丧乱地区人民死活依然横征暴敛的愤激之词,是元结关心人民疾苦的点睛之笔。而下两句指陈事实的直接描写:“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更活画出一幅虎狼官吏陷民于水火的真实情景。和前面“井税”两句相照应,与“昔”形成鲜明对比,对征敛官吏的揭露更加深刻有力。接下来的两句:“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以反问的语气作出了断然否定的回答,揭示了“时世贤”的残民本质。“绝人命”和“伤可怜”相照应,“时世贤”与“贼”作对比,这里对“时世贤”的讽刺鞭挞之意十分强烈。更为可贵的是诗人在此公开表明自己不愿“绝人命”,也不愿作“时世贤”的决绝态度,并以此作为对其他官吏的一种告诫。

  第四段由“思欲”句至“归老”句,向官吏们坦露自己的心志。作者是个官吏,他是不能违“王命”的,可是作“征敛者”吧,他又不愿“绝人命”。诗人对待这一矛盾的处境的办法是:宁愿弃官,归隐江湖,也绝不去做那种残民邀功、取媚于上的所谓贤臣。这是对统治者征敛无期的抗议,此处充分清楚地表明作者对民瘼的热情关心。

  元结在政治上是一位具有仁政爱民理想的清正官吏;在文学上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的浮艳诗风,主张发挥文学“救时劝俗”(《文编序》)的社会作用。这首诗不论叙事抒情,都指陈事实,直抒胸臆,没有一点雕琢矫饰的痕迹,而诗中那种忧时爱民的深挚感情,如从胸中自然倾泄,自有一种感人之处,亦自能在质朴之中成其浑厚,显示出元结诗质朴简古、平直切正的典型特色。沈德潜说:“次山诗自写胸次,不欲规模古人,而奇响逸趣,在唐人中另辟门径。”(《唐诗别裁》)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30-632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马诗二十三首

: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茫茫大漠沙石洁白如雪,燕山顶上新月如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能够给骏马套上镶金的笼头,让它在秋日辽阔的原野尽情驰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1-83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1-83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这是一组咏马诗,通过对马和与马有关的许多历史故事的咏叹,表现了英杰异士的抱负和愿望,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合观组诗,浑然天成,紧紧围绕着主旋律弹奏;分而观之,每首又各有侧重而自成一体。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1-8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小石潭记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参考资料:

1、 唐孝麟 .中国古代散文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 :378-379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 .九年义务标准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192-194 .3、 于非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300-301 .4、 马亮 .柳宗元作品鉴赏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15-218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pèi)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珮 通:佩)
  从:自,由 。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西:向西,名词作状语。行:走。篁竹:成林的竹子。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使……发出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见,看见。下,向下。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凉。尤,格外,特别。冽,凉。清冽,清凉。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以,把。为,当作。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近,靠近。 岸,岸边。卷,弯曲。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悬崖。翠蔓:翠绿的藤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皆:全,都。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穿透,一作“彻”。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静止貌。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灭,暗,看不见。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交错。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以其境过清: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其,那。清,凄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就离开了。居,待、停留。乃,于是……就。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去,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龚古:作者的朋友。宗玄:作者的堂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作为随从,动词。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小生,年轻人。

参考资料:

1、 唐孝麟 .中国古代散文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 :378-379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 .九年义务标准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192-194 .3、 于非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300-301 .4、 马亮 .柳宗元作品鉴赏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15-218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小石潭记》赏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