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宿破山寺

: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皎然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397篇诗文

猜你喜欢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qī)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泛泛:行船漂浮。

归棹(zhào)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此:此处。为别:作别。还:再。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诗人与元大的感情很深,他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此诗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此诗“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十个字非常著名。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可是船终于开行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之中,他还不住回头看着广陵城,那城外的树林变得愈来愈模糊难辨,这时候,忽又传来在广陵时听惯了的寺庙钟声,一种不得不离开而又舍不得同朋友分离的矛盾心情,和响钟的袅袅余音、城外迷蒙中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了。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残钟广陵树”这五个字,感情色彩是异常强烈的。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燕子欲飞时,尖尖小嘴梳羽绒。庭中萱草绿如春水,满树杏花胭脂红。欲走进春的画卷,却又隔着帘栊。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两鬓戴金佩玉,似金霞飞虹,人如一枝春花,春情正浓。那高挂楼头的团圆月呀,又透过窗格,洒下一片相思情浓。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5-46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6-37

海燕欲飞调羽。萱(xuān)草绿,杏花红,隔帘拢(lǒng)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萱草:又写成“蘐草”或“谖草”。

双鬓(bìn)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琐窗:镂有花纹之窗。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5-46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6-37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这首词通过描述一个新妆初罢的少女形象,表现出女主人公心底思恋的难言之苦。

  上片写女主人公所见的帘外景象。起拍以海燕初飞兴起少女新妆,给人一种轻盈明丽的感觉。接着用“萱草绿”“杏花红”二句,刻画少女新妆时的美好环境,烘托了少女开朗而欢快的情绪,使之活动于草绿花红的画面中,为下片突出人物衬托了背景。而末句“隔帘栊”的一个“隔”字,将人与春景分离,仿佛有什么羁绊使她不能冲出帘栊而融身于美好的春光之中。情虽未露,却可从末句中品味得出。

  下片写女主人公新妆之后的形象,花枝招展,浓艳非凡,别有一番风韵。“双鬓翠霞金缕”,突出妆饰的艳丽;“一枝春艳浓”,以比喻少女如花,与李白《清平调》“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意境相似。后二句,将少女置于月圆之夜。这时,少女的情怀,并未写出,她究竟有何感触,这给了读者以思索的余地。然而,“琐窗中”三字,却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活动时间与心境,传达出一种凄清之感。

  整首词字面没有写情,但通过场景、时间的变化,主人公的艳丽的妆容,衬托出人在楼中的凄楚幽怨之情,深婉含蓄,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5-46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6-3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未展芭蕉

: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未展开的芭蕉像挺立的绿色蜡烛无焰无烟,蕉心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害怕料峭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有如一卷书札,真不知她内心蕴藏了多少心事。风儿会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满腹的心思。

参考资料:

1、 吴昌恒 等.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59、696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23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qiè)春寒。
冷烛无烟绿蜡干:绿蜡形容芭蕉的心,叶子卷卷的未曾展开,像绿色的蜡烛一样,但是不能点,不生烟。

一缄(jiān)书札(zhá)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缄:量词。用于信件等装封套之物。书札:即书信。

参考资料:

1、 吴昌恒 等.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59、696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23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本首诗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芭蕉画面,并联想到了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创造了一个别具新意的艺术形象。全诗含蓄凝练,想象丰富,色彩鲜润宜人,情思沁人心脾,韵味悠长,颇具艺术美感。

  丰富而优美的联想,往往是诗歌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咏物诗,诗意的联想更显得重要。钱珝这首《未展芭蕉》就是运用联想的杰作。

  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颖;“无烟”与“干”也是很平常的形容。值得一提的是“冷烛”、“绿蜡”之喻。蜡烛通常是红亮、温暖的形象,这里却说“绿”、“冷”,不仅造语新颖,而且表达出诗人的独特感受。“绿蜡”给人以翠脂凝绿的美丽联想;“冷烛”一语,则显示出那紧紧卷缩的蕉烛上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

  “芳心犹卷怯春寒”。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别开生面,赋予它一个美好的名称──芳心。这是巧妙的暗喻: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从表面看,和首句“冷烛”、“绿蜡”之喻似乎脱榫,其实,无论从  形象上、意念上,两句都是一脉相通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有心惜别”的蜡烛本来就可用以形容多情的少女,所以蕉心──烛心──芳心的联想原很自然。“绿蜡”一语所显示的翠脂凝绿、亭亭玉立的形象,也常象征着美丽的女性。

  在诗人想象中,这在料峭春寒中卷缩着“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寒意袭人的环境的束缚,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心底。如果说,上一句还只是以物喻物,从未展芭蕉的外在形状、色泽上进行描摹刻画,求其形似;那么这一句则通过诗意的想象与联想,把未展芭蕉人格化了,达到了人、物浑然一体的神似境界。句中的“犹”字、“怯”字,都极见用意。“犹”字不只明写当时的“芳心未展”,而且暗寓将来的充分舒展,与末句的“会被东风暗拆”遥相呼应。“怯”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围中卷缩不舒的形状和柔弱轻盈的身姿,而且写出了它的感觉与感情,而诗人的细意体贴、深切同情也自然流注于笔端。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小诗的后两句是说,芳心犹卷的芭蕉有如一卷书札,真不知她内心蕴藏了多少心事。风儿会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满腹心思。

  后两句却又另设比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喻未拆封的书札。从第二句以芳心未展的少女设喻过渡到这一句以缄封的书札设喻,似乎又不相连属,但读时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这奥妙就在“藏”字上。书札紧紧封缄着,它的内容——写信者的一片芳心就深藏在里面,好像不愿意让人知道它的奥秘。这和上句的“芳心”犹卷在意念上完全相通,不过上句侧重于表现客观环境的束缚,这一句则侧重于表现主观上的隐藏不露。未曾舒展的少女情怀和包蕴着深情的少女书札,本来就很容易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但后两句并非用另一比喻简单地重复第二句的内容,而是通过“藏何事”的设问和“会被东风暗拆看”的遥想,展示了新的意境,抒发了更美好的情思。

  在诗人的想象中,这未展芭蕉像是珍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随着寒气的消逝,芳春的到来,和煦的东风总会暗暗拆开书札,使美好的情愫呈露在无边的春色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深藏内心的奥秘,不主动的坦露情怀,迎接东风,欢呼春天的到来呢?这后一层意思,诗人并没有点明,读者却不难领会。句中的“会”字,让人感觉到芭蕉由于怯于春寒不展,到被东风吹开,是顺乎自然规律的;而“暗”字则精细的显示出这一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这两个词语,对深化诗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

  诗意的想象与联想,归根结蒂还是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体察和深切体验。如果钱珝对生活中受到环境束缚、心灵上受到禁锢的少女缺乏了解与同情,那么他是无论如何不会产生上面那一系列诗意的联想的,也绝不会从单调的未展芭蕉身上发现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10-131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十五夜观灯

: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

锦里开芳宴,兰缸(gāng)艳早年。
锦:色彩华丽,这里指色彩华丽的花灯,正月十五有放花灯的习俗。开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种习俗,由夫妇中的男方主办,活动内容一般为夫妻对坐进行宴饮或赏乐观戏。开,举行。兰缸:也作“兰釭”,是燃烧兰膏的灯具,也常用来表示精致的灯具。早年:年轻的时候,这里指年轻人。

(rù)彩遥分地,繁光远缀(zhuì)天。
缛彩:也作“縟采”,绚丽的色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汉:天河,银河。《迢迢牵牛星》中有“皎皎河汉女”,即为银河中的织女星。依:靠着,依靠。《说文》依,倚也。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千金笑:指美丽女子的笑。九枝:一干九枝的灯具,枝上放置蜡烛或加灯油,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宋代以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更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较为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勤政楼西老柳

: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风中一棵枝干半枯的大树,马上一个多情看树的老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开元年间栽种的一个弱柳,如今已是长庆二年的早春。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33-534

半朽(xiǔ)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临风: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立马。唐朱庆余《过旧宅》诗:“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年至741年。长庆二年:公元822年。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33-534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注: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所种,至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已在百龄上下,当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诗人自然会怆然动怀。东晋桓温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曾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对树伤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树在诗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白居易看到这株临风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他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人”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和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这是诗人的大手笔。它像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