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冯宿

:
寒城上秦原,游子衣飘飘。黑云截万里,猎火从中烧。
阴空蒸长烟,杀气独不销。冰交石可裂,风疾山如摇。
时无青松心,顾我独不凋。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观

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9篇诗文

猜你喜欢

结袜子

: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燕南高渐离和吴国的专诸,一个在筑中暗藏铅块伏击秦始皇,一个将匕首暗藏在鱼腹中刺杀吴王僚。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他们都是为报君恩以命相许,生命应该像“泰山”那样重,而不能像“鸿毛”那样轻。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40-141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燕南壮士:指战国时燕国侠士高渐离。吴门豪:指春秋时吴国侠士专诸。筑:为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筑中置铅:指高渐离在筑中暗藏铅块伏击秦始皇。鱼隐刀:指专诸将匕首暗藏在鱼腹中刺杀吴王僚。隐:一作“藏”。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zhì)轻鸿毛。
太山一掷轻鸿毛:太山,即泰山。此句谓为知己不惜舍命相报也。太山,喻性命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40-141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这首诗开头两句列举了古代两位著名刺客高渐离、专诸的事迹;第三句赞扬了这两名刺客的豪壮义气: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末句阐明了这些壮士、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死观,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为知己而死,死得其所。全诗虽只有短短四句,但观点明确,慷慨激昂。

  此诗起句“燕南壮士”,指高渐离;“吴门豪”指专诸。这里突出了他们最感人的精神力量:他们是壮士,他们有豪情。这两个词语的搭配,正好使专诸和高渐离的生命重新闪耀着奇异的光彩。这里“燕南”和“吴门”两个方位词也用得恰到好处。专诸刺杀吴王僚在吴王宫中,所以称“吴门”;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瞋目,怒发冲冠,则发生在易水送别之时,易水在燕之南界,因此称“燕南”。这两个看似不经意的词语,在广阔的背景上使壮志豪情笼罩四野,使他们的英声侠气无处不存,无处不在。

  “筑中置铅鱼隐刀”句,为第一句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他们两人的壮志豪情正是通过这两件惊天动地富于传奇色彩的大事而被历史所确认。这两句诗各以对称排比的结构相连接,重新唤起读者对这两位侠士的向往与崇敬。

  “感君恩重许君命”句是全诗的主旨,是诗人要着重表达的一种信念,一个原则。诗人指出高渐离、专诸之所以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命相许是为了实践“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因此,这里的“恩”,不是“恩惠”,不是珍宝珠玉、车骑美女等物质的赐予,而是一种超越功利计较的“知遇之恩”,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理解和人格的尊重。这里的“许”,也不单是“报答”,更不是人身依附,而是一种自觉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格力量的自我完成。

  最后一句“太山一掷轻鸿毛”化用太史公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话“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表明自己的生死观,指出生命应该像“泰山”那样重,而不能像“鸿毛”那样轻。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李白读《刺客列传》后所作的咏史诗;也可以看作是李白顿悟生命价值即兴抒发的豪情。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35-13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暮秋山行

: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马儿已经疲惫,我下马水我在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在其中行走。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秋雨,青石路面上没有一点尘土。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在这岁暮时节,心中百感交集,一切声音都让人悲怆愁闷。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鶗鴂昨晚在不停鸣叫,蕙草已经渐渐枯黄凋落。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难以言说的艰苦辛酸。

参考资料:

1、 梁川等 .唐诗三百首鉴赏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184-185 .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sà)飒如有人。
飒飒:风声。

苍旻(mín)(jì)凉雨,石路无飞尘。
旻: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tí)(jué)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鶗鴂:亦作“鶗鴃”,即杜鹃鸟。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参考资料:

1、 梁川等 .唐诗三百首鉴赏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184-185 .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通通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此诗描写了暮秋时节,诗人独步山林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描绘了暮秋的景色,突出了山林的空寂,也映衬了作者倦于仕途奔波的空虚惆怅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构思新奇巧妙,意境幽远凄清。

  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诗的下面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山风吹空林,通通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如有人” 的比喻,更加反衬出树林的空寂。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说,是“宜称幽致”的,然而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却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诗人之所以“卧”,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烦恼与愁绪集于一身,是由于“疲”。由“千念”一转,写所感。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万籁”表明其声响之多,然而这一切音响只能越发触动诗人悲愁心绪。客观环境中的“万籁”,反衬主观心境中的“千念”。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在这里,诗人用屈原诗意,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流露出对岁月,实际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

  诗的最后两句在上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处境:岁月已晚,而自己仍在异乡漂泊奔波。“远行”二字呼应题目“山行”,表现此行之遥远艰辛,同时暗示出远行奔波之毫无成就。诗人所疲于山行的原因,就在诗的这四句中说明了;而“苦辛”二字则为“暮秋山行”作了总的归结。将暮秋景色与山行所感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衬托,从而突出了诗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其中写山色四句,语句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意境幽远凄清,与全诗格调极为和谐。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咏雨

: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飘去远处的峰峦,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一串串雨滴落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罩云飘远岫(xiù),喷雨泛长河。
罩云:的意思就是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喷雨:喷下雨。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岭腹:即半山腰。斜足:斜脚。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

泫丛珠缔(dì)叶,起溜镜图波。
泫丛: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缔叶:雨滴结在树叶上。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méng)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这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春雨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诗,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诗又构成了一幅远近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诗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溜、濛柳、含吹。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诗,可能您会发现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

: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垂柳一株,委身于永丰坊西南角的荒园中,因柔条极茂,被东使取两枝植于宫中,从此荣耀百倍,无异升天。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料想今春的天象,将会有两颗新星得蒙柳宿星的光芒惠泽了。

一树衰(shuāi)残委泥土,双枝荣耀(yào)植天庭。
天庭:指古代神话中的玉帝皇庭,也指帝王的宫廷。此处即指宫廷。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秋夜喜遇王处士

: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在房屋北边的菜园锄豆完毕,又从东边田地里收割黄米归来。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在这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士相遇,更有星星点点的秋萤穿梭飞舞。

参考资料:

1、 雅瑟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1-2页 .

北场芸(yún)(huò)罢,东皋(gāo)(yì)(shǔ)归。
处士:对有德才而不愿做官隐居民间的人的敬称。北场:房舍北边的场圃。芸藿:锄豆。芸,通“耘”,指耕耘。藿,指豆叶。东皋:房舍东边的田地。皋,水边高地。刈(割。黍:即黍子。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籽实淡黄色,常用来做黄糕和酿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yíng)飞。
萤:萤火虫。

参考资料:

1、 雅瑟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1-2页 .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作者王绩由隋入唐,诗风朴实自然,一洗齐梁华靡浮艳的旧习,在唐初诗上独树一帜。这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小诗,质朴平淡中蕴含着丰富隽永诗情。颇能代表他艺术风格。

  前两句写农事活动归来。北场、东皋不过泛说屋北场圃家东田野并非实指地名。“东皋”暗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诗句点明归隐躬耕身分。芸(通“耘”)藿就是锄豆,它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农事活动。这两句平平叙述没有任何刻画渲染,平淡到几乎不见有诗。但这种随意平淡语调和舒缓从容节奏中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习惯和一片萧散自得、悠闲自如的情趣。王绩归隐生活条件优裕。参加“芸藿”、“刈黍”一类田间劳动,只是他田园生活一种轻松愉快的点缀。这种生活所造成心境和谐平衡,是下两句所描绘“秋夜喜遇”情景的背景与条件。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带着日间田野劳动后轻微疲乏和快意安恬,怀着对归隐田园生活欣然自适,两位乡居老朋友在宁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了。这一个满月之夜,整个村庄和田野笼罩在一片明月辉映之中,显得格外静谧、安闲、和谐。穿梭飞舞着星星点点秋萤,织成一幅幅变幻不定的图案。它们的出现,给这宁静安闲山村秋夜增添了流动意致和欣然生意,使它不致显得单调与冷寂。同时这局部流动变幻又反过来更衬出了整个秋夜山村宁静安恬。这里对两相遇场面没有作任何面描写也没有一笔写“喜”字,但透过这幅由溶溶明月、点点流萤所组成山村秋夜画图,借助于“相逢”、“更值”这些感情色彩浓郁词语点染诗人那种沉醉于眼前美好景色中快意微醺,那种心境与环境契合无间、舒适安恬以及共对如此良夜幽景,两位朋友别有会心微笑和得意忘言情景都已经鲜明地呈现读者面前了。

  以情驭景,以景托情,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选取“北场”、“东皋”、“秋月”、“夜萤”这不同方位的四景对诗人逢友的兴奋心情进行点染,但每景又都饱含着诗人喜悦的情愫。前两句描绘在满载劳动的喜悦中与好友相逢的场景,有喜上加喜的意味蕴含其中。后两句写天公作美,友人得团聚,以喜庆之景来烘托遇友之喜,使诗歌境界弥漫着一种欢快的氛围。

  王绩不少诗篇尽管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羁束不满却又往往表现出遗世独立、消极隐遁思想。他名篇《野望》同样不免有这种消极倾向。这首小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表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美以及对这种美的心领神会,色调明朗富于生活气息。他诗有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之长但有时却过于率直质朴而乏余蕴。

  这首诗则既保持朴素自然优点又融情入景,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意境。从田园诗发展上看,陶诗重写意,王维田园诗则着意创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王绩这首诗不妨看作王维田园诗先声。从诗中还可以看到陶诗影响,但它从整体上说已经属于未来诗歌发展时代作品了。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4页 2、 雅瑟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1-2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