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我年轻时在楚汉一带落魄失意,到处受到冷遇,流落风尘而郁郁寡欢。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自言有管葛之才而有谁推许?只好长吁短叹,闭门谢客,在家赋闲。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一旦天子垂顾,加以佛拭之恩,我则尽心竭力以尽忠心。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忽蒙天子白日之光垂照,我如同胁王两翅,直飞青云之上。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有幸陪天子銮驾东入鸿都之门,身骑官中之龙马,好不威风。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这时王公大人无不借我以颜色,金章紫绶之高官也来奔走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当时与我结交的人是何等之多,但只有您才与我真正地志同道合。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待我尽节报效明主之后,我要与君一起隐居南山,同卧白云。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347-348 .2、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56-59 .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落魄:不得志。楚汉间:今湖北汉水流域一带,古属楚地。风尘萧瑟:指流落时奔走在风尘之中。萧瑟:风吹的声音。

自言管葛(gé)竟谁许,长吁(xū)莫错还闭关。
管:春秋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葛:三国时辅佐刘备成就蜀汉事业的诸葛亮。许:认可。莫错:冷落寂寞。闭关:关门。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yì)
垂:受到垂青。拂拭:擦拭。输:送。丹:赤心。雪:洗,使呈露,指全部露出来。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忽蒙白日回景光:骤然间受到皇帝的恩遇。蒙:受。白日:指皇帝。回:返照。景光:日光。比喻皇帝的恩遇。直上青云生羽翼:长上翅膀,直上青云,飞黄腾达。

幸陪鸾(luán)(niǎn)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jū)
幸陪鸾辇出鸿都:走出了翰林院荣幸地去陪从皇帝。鸾辇:皇帝坐的车子。鸿都:东汉时宫廷有鸿都门,文学之士都集中于此,这里指翰林院。身骑飞龙天马驹:我骑着宫廷里飞龙厩养的骏马。飞龙:唐禁中马厩名。唐代宫廷马厩有六个,以飞龙厩养的马为最好。天马:相传是西域大宛国产的好马。驹:骏马。唐制,翰林学士初入院,赐中厩马一匹,谓之长借马。其时李白供奉翰林,故得骑飞龙厩马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zhāng)紫绶(shòu)来相趋。
王公大人借颜色:封王封公的大贵族都以笑脸相迎。借颜色:犹言给面子。借:给。颜色:故作笑脸。金璋紫绶来相趋:带着铜印和紫色印带子的大官僚都跑来同我交往。金章:铜印。汉制,垂相、太尉、列侯、将军,皆金印紫纷。紫绶:紫色系印的带子。当时戴紫色印带子的是最高级的官。这里以金章紫绶代指大官僚。趋:跑,趋奉。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君:指杨山人。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待吾尽节报明主:等我尽到了一个臣子的义务,报答了贤明的君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然后同您并肩携手去隐居。卧白云:指到山林隐居。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347-348 .2、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56-59 .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此诗前一二句通过叙铺手法,写诗人年青时在楚汉一带流落“落魄”不得志、奔走在风尘之中的愁苦回忆。“落魄”、“风尘”、“萧瑟”、“多苦颜”,勾画出一副诗人流落不得志、凄凉冷清的感伤景致。

  三四句写诗人经常以管仲、诸葛亮等人物自比,对他们自布衣一举而为卿相干一番进步事业衷心向往。“长吁莫错”,流露出社会现实的残酷,诗人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痛楚与无奈,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失落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幻想得到唐玄宗赏识提拔,通过辅佐唐玄宗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人借“垂拂拭”喻受到统治者赏识和提拔,用擦拭物件上的灰尘来比喻对人才的提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抱负,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加透彻。

  七八句写写诗人被唐玄宗召入朝廷,供奉翰林后的欣喜心情。“白日”、“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慨,表现出诗人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时机即将来临。

  九十句写李白以不胜荣耀的感情,述说皇帝对他的恩宠,表现出诗人得到唐玄宗的宠幸后的政治地位发生变化。“骑飞龙”、“天马驹”、“借颜色”,侧面衬托出诗人政场得意的声势浩大。

  十一十二句写诗人夸耀自己受到皇帝恩宠的地位,也揭露了统治集团中趋炎附势、黑暗腐朽的情形。“借颜色”、“来相趋”,突显官僚贵族追求功名利禄的真实写照。

  十三十四句通过杨山人与官僚贵族的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腐朽权贵的鄙视和厌恶。“惟有君”,侧面赞美杨山人清绝超拔、不与官僚贵族同流合污的品格,能起到点明题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末两句写诗人辅佐君主实现政治理想抱负后归隐山林的愿望,流露出诗人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卧白云”的浪漫洒脱情怀。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结构严紧,前四句写诗人进入长安之前,自己虽然有理想和才干,但不为当权者所用,只好四处流浪。侧面衬托出唐玄宗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统治之下,具有进步政治理想的人才受到了排斥与打击。接而中间八句是写诗人终于受到唐玄宗的提拔,因而感到“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诗人觉得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时候到了,流露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那种一旦得志,受宠若惊的庸俗的一面也随之溢于言表。最后四句是写诗人自己决不跟那些腐朽的官僚贵族一样去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实现政治理想之后就归隐山林。

  “待吾尽节报明主”,是他把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希望唐玄宗的真心话。诗人希望通过辅佐君主,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报答君主的“恩遇”。这时的李白还没有认识到唐玄宗已经完全成为一个顽固的大地主特权阶层利益的代表者,而是认为,只要有好的宰相,唐玄宗是会继续“贤明”起来。这只不过是李白的幻想罢了。李白在许多诗中提到退隐,这首诗里也要“卧白云”。李白所要的是在实现自己的进步的政治理想之后,不追求功名利禄,退出仕途,这与一般封建士大夫在不得志时那种逃避现实的“归去来兮”是有区别的。

参考资料:

1、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56-59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年轻时在楚汉一带落魄失意,到处受到冷遇,流落风尘郁郁寡欢
自言有管葛之才而有谁推许?只好长吁短叹闭门谢客,在家赋闲。
一旦天子垂顾,加以佛拭之恩,我则尽心竭力以尽忠心。
忽蒙天子白日之光垂照,我如同胁两翅,直飞青云之上。
有幸陪天子銮驾东入鸿都之门,身骑官中之龙马,好不威风。
这时王公大人无不借我以颜色,金章紫绶之高官也来奔走相趋。
当时与我结交的人是等之多,但只有您才与我真正地志同道合
待我尽节报效明主之后,我要与君一起隐居南山,同卧白云。

注释
温泉:即温泉宫,天宝六载改名华清宫,在今陕西临潼县南骊山上。山人,指隐士,隐士常住山林,故称山人。驾,皇帝的车子,这里代指皇帝。
落魄:不得志。楚汉间:今湖北汉水流域一带,古属楚地。
风尘萧瑟:指流落时奔走在风尘之中。萧瑟:风吹的声音
管:春秋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葛(gé):三国时辅佐刘备成就蜀汉事业的诸葛亮。许:认可。
莫错:冷落寂寞。闭关:关门。
垂:受到垂青。拂拭:擦拭。
输:送。丹:赤心。雪:洗,使呈露,指全部露出来。
忽蒙白日回景光:骤然间受到皇帝的恩遇。蒙:受。白日:指皇帝。回:返照。景光:日光。比喻皇帝的恩遇。
直上青云生羽翼:长上翅膀,直上青云,飞黄腾达
幸陪鸾(luán)辇(niǎn)出鸿都:走出了翰林院荣幸地去陪从皇帝。鸾辇:皇帝坐的车子。鸿都:东汉时宫廷有鸿都门,文学之士都集中于此,这里指翰林院。
身骑飞龙天马驹:我骑着宫廷里飞龙厩养的骏马。飞龙:唐禁中马厩名。唐代宫廷马厩有六个,以飞龙厩养的马为最好。天马:相传是西域大宛国产的好马。驹:骏马。唐制,翰林学士初入院,赐中厩马一匹,谓之长借马。其时白供奉翰林,故得骑飞龙厩马。
王公大人借颜色:封王封公的大贵族都以笑脸相迎。借颜色:犹言给面子。借:给。颜色:故作笑脸。
金璋(zhāng)紫绶(shòu)来相趋:带着铜印和紫色印带子的大官僚都跑来同我交往。金章:铜印。汉制,垂相、太尉、列侯、将军,皆金印紫纷。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此以金章紫绶指朝廷大官。紫绶:紫色系印的带子。当时戴紫色印带子的是最高级的官。这里以金章紫绶代指大官僚。趋:跑,趋奉。
当时结交何纷纷:当时同我交往的人是那么多。
片言道合惟有君:通过一两句话就能看出志同道合的只有您。君:指杨山人。
待吾尽节报明主:等我尽到了一个臣子的义务,报答了贤明的君主
然后相携卧白云:然后同您并肩携手去隐居。卧白云:指到山林隐居。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347-348 .2、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56-59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鉴赏

  此诗前一二句通过叙铺手法,写诗人年青时在楚汉一带流落“落魄”不得志、奔走在风尘之中的愁苦回忆。“落魄”、“风尘”、“萧瑟”、“多苦颜”,勾画出一副诗人流落不得志、凄凉冷清的感伤景致。

  三四句写诗人经常以管仲、诸葛亮等人物自比,对他们自布衣一举而为卿相干一番进步事业衷心向往。“长吁莫错”,流露出社会现实的残酷,诗人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痛楚与无奈,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失落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幻想得到唐玄宗赏识提拔,通过辅佐唐玄宗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人借“垂拂拭”喻受到统治者赏识和提拔,用擦拭物件上的灰尘来比喻对人才的提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抱负,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加透彻。

  七八句写写诗人被唐玄宗召入朝廷,供奉翰林后的欣喜心情。“白日”、“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慨,表现出诗人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时机即将来临。

  九十句写李白以不胜荣耀的感情,述说皇帝对他的恩宠,表现出诗人得到唐玄宗的宠幸后的政治地位发生变化。“骑飞龙”、“天马驹”、“借颜色”,侧面衬托出诗人政场得意的声势浩大

  十一十二句写诗人夸耀自己受到皇帝恩宠的地位,也揭露了统治集团中趋炎附势黑暗腐朽的情形。“借颜色”、“来相趋”,突显官僚贵族追求功名利禄的真实写照。

  十三十四句通过杨山人与官僚贵族的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腐朽权贵的鄙视和厌恶。“惟有君”,侧面赞美杨山人清绝超拔、不与官僚贵族同流合污品格,能起到点明题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末两句写诗人辅佐君主实现政治理想抱负后归隐山林的愿望,流露出诗人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卧白云”的浪漫洒脱情怀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结构严紧,前四句写诗人进入长安之前,自己虽然有理想和才干,但不为当权者所用,只好四处流浪。侧面衬托出唐玄宗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统治之下,具有进步政治理想的人才受到了排斥与打击。接而中间八句是写诗人终于受到唐玄宗的提拔,因而感到“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诗人觉得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时候到了,流露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那种一旦得志,受宠若惊的庸俗的一面也随之溢于言表。最后四句是写诗人自己决不跟那些腐朽的官僚贵族一样去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实现政治理想之后就归隐山林。

  “待吾尽节报明主”,是他把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希望唐玄宗的真心话。诗人希望通过辅佐君主,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报答君主的“恩遇”。这时的李白还没有认识到唐玄宗已经完全成为一个顽固的大地主特权阶层利益的代表者,而是认为,只要有好的宰相,唐玄宗是会继续“贤明”起来。这只不过是李白的幻想罢了。李白在许多诗中提到退隐,这首诗里也要“卧白云”。李白所要的是在实现自己的进步的政治理想之后,不追求功名利禄,退出仕途,这与一般封建士大夫在不得志时那种逃避现实的“归去来兮”是有区别的。

参考资料:

1、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56-59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天宝二年(743年)冬,唐玄宗游骊山温泉宫,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侍从唐玄宗到温泉宫回来以后,写此诗赠给姓杨的隐士。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347-348 .2、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56-59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859篇诗文

猜你喜欢

江南曲

: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偶尔到江边采摘白蘋,又随着女伴祭奠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当着众人不敢明说心怀,暗暗地投掷金钱,卜问我那远方郎君的音讯。

参考资料:

1、 胡汉生 .唐乐府诗译析 .北京市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164-165页 .2、 何立智 .唐代民俗和民俗诗 .北京市 :语文出版社 ,1993年 :461-462页 .3、 尚永亮 .唐诗观止 .西安市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 :610-611页 .

偶向江边采白蘋(pín),还随女伴赛江神。
偶:偶尔,一作“闲”。白蘋:一种水中浮草,夏季开小白花。赛:祭祀,古代祭神称为赛。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zhì)金钱卜远人。
不敢:一作“不得”。分明语:公开表示。金钱卜:古占卜方式之一,相传是汉代易学家京房所创。最初,卜者在卜卦过程中仅用金钱记爻,后来把这一占卜过程简单化,并逐渐推向民间。卜者把金钱掷在地上,看它在地上翻覆的次数和向背,以决定吉凶、成败、归期、远近等。远人:指远方的丈夫。

参考资料:

1、 胡汉生 .唐乐府诗译析 .北京市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164-165页 .2、 何立智 .唐代民俗和民俗诗 .北京市 :语文出版社 ,1993年 :461-462页 .3、 尚永亮 .唐诗观止 .西安市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 :610-611页 .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这首诗的开头,没有费笔墨去描绘人物身边的景物和环境,也没有抒发人物的情绪和心理,而是直接描写人物的举止行动。这是别具一格的写法。江边采蘋和赛江神,都是极富生活气息的场景。在迎接热闹非凡的祭江神中,且看女主人公的表现,“偶向”和“还随”两个词语,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不在焉。去采白蘋也好,去看赛江神也好,她都是无可无不可,女伴们叫她一声,她就跟着去了,人人都为热闹的大阵势兴高采烈,可是她却没有兴致。她一定是有心事的。这种用人物动作行为暗示人物心理的写法,别具一格。

  三、四两句道出女主人公的心事。“不敢”二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心中的娇怯、羞涩。“语”的内容,应该是想打听自己丈夫远行的吉凶或归期远近。越是炽热地思念,就越是不敢当众剖白心迹,就越能令读者体味到她内心的痛苦之甚,幽怨之多。第三句描绘女主人公羞怯的性格,为结句起了铺垫作用。尾句接着写她偷偷地为“远人”占卜。这一细节描绘将女主人公的纯洁心灵、美好情感表现得自然真实、栩栩如生。

  这首写闺情的诗歌,别致之处就在于用细节的刻画,由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衬写人物的无限情思。“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的这一细节,传神生动,使得一个娇羞痴憨的闺中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南宋词人王沂孙的《高阳台》中有“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的句子,即是借用了这两句的意思。另外,本诗语言淳朴清新,极富生活情趣,贴近生活。

参考资料:

1、 林方直 王志民 .唐诗精华 .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年 :354页 .2、 谢真元 .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 汉英对照 .北京市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年 :347-348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宫词

: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长乐宫与后花园正是春意盎然,嵌玉的楼台与镶金的宫殿每日都有新的赋艳词的曲。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宫女歌姬只要一进入皇帝的宫门便不能再出来,宫中也就只有黄莺儿能够出外见人了。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diàn)艳歌新。
长乐宫:西汉高帝时,就秦兴乐宫改建而成。為西汉主要宫殿之一。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yīng)得见人。
宫莺:即宫中的“黄鹂”。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古风·齐有倜傥生

: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299-3002、 韩兆琦编著.唐诗选注集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5-146

齐有倜(tì)(tǎng)生,鲁连特高妙。
倜傥: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高妙:杰出,出众。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yào)
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光曜:光辉。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末照:犹余光也。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典故,可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尚气节。游赵之时,恰遇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求援于魏国,魏安釐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往见赵相平原君,陈以利害,义不帝秦,坚定赵王抗秦之决心。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后,平原君赵胜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终生不复见。

吾亦澹(dàn)荡人,拂衣可同调。
澹荡:淡薄,不慕名利。拂衣:超然高举的意思,表示语气坚决。同调:谓志趣相合。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299-3002、 韩兆琦编著.唐诗选注集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5-146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一个“特”字,表达了一腔倾慕之情。“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辛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李白的功成身退主要是为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这样,自然而然地落实到吟咏者——“吾”身上的,即是对鲁连人格精神的高度推崇,“我”慕其风而愿与之同调了。一“倜傥”,一“澹荡”,既是鲁连的人格写照,也是诗人的精神追求;既是诗人的自许,也是诗人的自期。他是要把对鲁仲连心中由衷的仰慕转化为现实生活中自觉的人格追求,完成他的人生理想与政治理想。

  这首诗直书其事,直抒胸臆,可说是最为质朴的写法。寥寥数句,给读者刻画了一个高蹈而又仗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全诗虽然有为个人作政治“广告”的意图,却也能反映诗人一贯鄙弃庸俗的精神。“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妾薄命》),这两句诗正好可用来形容李白自己的诗品,即随意挥洒,独具标格。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299-30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赠项斯

: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多次读到你的诗总是觉得很好,等见过你后觉得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点,所以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81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75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度:次。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犹规范,楷模。晋葛洪《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名于万代,求知己于将来,岂能竞见知于今日,标格于一时乎?”

平生不解藏人善(shàn),到处逢人说项斯。
不解:不会。善:优点,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81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75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成为人们常说的“说项”这个典故。

  关于项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此外未见有任何突出成就,只是因为有杨敬之的这首诗,他才为后人所知。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的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他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之善“”,而且又“到处”“逢人”为之赞扬,完美的表现出一种高尚品德。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多次读到你的诗又总是觉得很好,等到看见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首句是衬垫之笔,也点出作者所知道的项斯,是从得见其诗开始的;赏识项斯又是从觉得其诗好开始的。次句进一步写见到了本人之后,惊叹他“标格过于诗”,心中更为悦服。对项斯标格之好,诗人不直接写,却先提一句“诗好”,然后说“标格过于诗”,则其标格之好自不待言。“标格”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即仪容气度、才能品德的统一。品评人物应该重视才德,古今皆然。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我平生不愿意藏匿人家的长处,无论到哪里见人就会推荐你。

  “平生不解藏人善”,这句话很占身份。世间自有见人之善而不以为善的,也有见人之善而匿之于心的,缄口不言,唯恐人家优秀了会成为自己仕途的障碍的;诗人于此明确表示“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即不会这样做,他的胸襟度量是超过常人。他不只“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并以高屋建瓴之势,震动世间一切压制人才,对人才怀着嫉妒之心的小人。诗人对于“扬人之善”,只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不曾丝毫顾虑到个人的得失,是否会被人讥笑为“自我标榜”。他的古道热肠,令人钦佩。做了好事,由他自己说出,更见直率可爱。本来奖掖后进,揄扬人善,一向传为美谈;诗人自为之而自道之,也有自作表率、劝导世人之意。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所表现的感情高尚美好,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这种难得的、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广泛流传,成为赠友诗中的上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参考资料:

1、 陈长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60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81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从井底用丝绳向上拉起银瓶,银瓶快上来了丝绳却断掉了。

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在石头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却从中间折断。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银瓶沉入井底玉簪折断又能如何呢?就像如今我和君的离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回想起往日在家还是闺秀之时,人们都说(我)举动之间都有美丽的影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头发梳成美丽的发髻如同秋蝉之翼,将双眉化成如同远山一般缠绵婉转。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笑着和(侍婢)嬉戏大笑相伴在后花园,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和君相识呢。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我玩弄靠着矮墙青梅树的枝桠,君骑着白马立在垂杨边上。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我在墙头你在马上遥相对望,一看见君就知道已经有断肠的相思。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知道君断肠的相思想要和君倾诉,君将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着要结起双鬟想要随君离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随着君到家里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话告诉我。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经过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终于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够住下去的,可是奈何离开家门却没有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难道我没有父母高堂?我的家乡也都是亲人。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因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与家乡通消息,如今悲愤羞愧无法归乡。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对君而言不过一天的姻缘,却耽误了我一生的幸福。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以我的经历告诉那些小人家痴情的女儿,千万要慎重不要将终生轻易许人。

参考资料:

1、 玮光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3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56.78.256.432.5882、 沈兰等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56.84.182.241.479.521.566.623.655.752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引:拉起,提起。银瓶:珍贵器具。喻美好的少女。

上磨玉簪(zān),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shū)姿。
殊:美好。

(chán)娟两鬓(bìn)秋蝉翼,宛转双蛾(é)远山色。
娟:美好。宛转:轻细弯曲状。远山色:形容女子眉黛如远山的颜色。蛾:代指蝉翼。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青梅竹马:指两小无猜的亲密。墙头马上遥相顾。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yù),君指南山松柏树。
语:告诉、倾诉。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huán)逐君去。
合双鬟:古少女发式为双鬟,结婚后即合二为一。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大人:指男方父母。

(pìn)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sì)奉蘋(píng)(fán)
聘为妻:指经过正式行聘手续的女子才能为正妻,正妻可以主祭。奔:私奔。妾:偏室。不谌主祀:不能作为主祭人。蘋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高堂:指父母。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潜来:偷偷来,私奔。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shèn)勿将身轻许人!
痴小:指痴情而年少的少女。

参考资料:

1、 玮光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3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56.78.256.432.5882、 沈兰等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56.84.182.241.479.521.566.623.655.752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前三句的两个比喻总体的概括了全诗意旨,那瓶沉簪折正是女子遭遣弃命运的写照。次三句写女子年少时的美貌殊姿,以相识之前的欢悦与相识后四句横遭不幸的痛苦相对比。再下写女子以身相许,决然私奔的过程,表现了痴情女子的天真和纯洁及为情所动的真实形态。之后的五句叙述私奔带来的屈辱和痛苦。“聘则为妻奔是妾”表达了没有经过礼法嘉许的结合,即使相爱情深也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女子愤然出走,然而天地茫茫,已经无处可归。诗末两句凄凉悱恻,是对后世痴情女子的警策,也是女子自身屈辱悲愤的呐喊。“痴情女子负心汉,教人如何不悲伤。”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好好的良家女子,只因为随爱人私奔,便从此失去了为人妻的资格。”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侍奉公丈夫五六年之久,都换不来男家人的认可,她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她生的儿子也算不得夫家首选的继承人。这位重自尊的女性,终于决定离开这个家庭。一个追求真正爱情的弱女子是难以与强大的封建礼教相抗争的。在那个时代,像这样一个自主追求真正爱情的女子,不但在夫家会受到歧视,就是回到娘家,也会被自己的父母弟妹所鄙弃,她会被看成败坏门风的不祥之物。残酷的封建礼教就是这样直接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因此诗人最后感叹说:“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看似劝戒,实为叹息,诗人对诗中主人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他的劝戒。诗歌的基调因之也变得深沉且凝重。

  此诗的最大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单纯、美丽、多情的女子形象。除结尾外,整篇作品都是一个不幸女子的内心独白。刻画她的美丽不是通过自我欣赏而是借他人口中说出,手法颇高妙。“知君断肠共君语”,“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等语,刻画少女,贴切自然,充分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单纯、多情。开头以银瓶、玉簪隐喻美丽的少女,新颖别致,托此以起兴,与下文衔接自然。结尾仅言她出门后没有去处,不进一步描写悲剧的结局,余韵深长,发人深省。

  在这首中长篇叙事诗中,诗人用凝练的语句表现了一私奔女子的悲哀。《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它在题材上与古乐府中的弃妇诗类同,但其风格与情调与传统之作多有不同。从内容上看,全诗所表现的生活现象带有中唐都市生活的色彩,女子能有这样的机会与男子交往并能私奔,这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现,这是唐人都市生活中特有的一个现象。唐朝的商业生活给青年男女的交往带来了一定自由,但传统的礼教观念却扼杀了他们追求幸福的权利,并制造了一些悲剧,而在这一悲剧中女子更是一个更大有受害者。诗人取材典型,对扼杀人性的礼教提出了批判。对不幸的女子表示了同情。其中对礼与情之间矛盾的表现体现了中唐士人的思想个性。其次在艺术表现上诗人也体现了中唐文人的叙事艺术的水平,诗人以女子之口叙述他们相识、私奔以及产生矛盾的整个过程,情节完整生动,极具戏剧性。诗人着重交代矛盾的原因,细致描写女子被弃后的心理, 突出故事的悲剧性与抒情性。诗人便就这种“奔者为妾”的社会现状写了这首长诗。同时,也表达了告诫女子不要轻易与人私奔之情。

参考资料:

1、 高晨博.唐代叙事诗:北京大学,2004年:45-472、 刘航等.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的民俗学问题: 复旦大学,2001年:8-1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