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

会稽郡楼雪霁

: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客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登高望远,饮酒赋诗,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之所好。胸中垒块、喜怒哀乐,遐思迩想之后,往往与眼前景物合而为一,物我两忘,从而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只不过古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多悲戚、哀愁、失落,少欢欣、感奋、快意。谢灵运仕途失意,初春登池上楼,对“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美景情有独钟,退而凝思,却发出“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的感喟,很有些顾影自怜的味道。李白最倾心的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非常有名,他对“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佳境赞叹有加,但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乡之思油然而生,于是有了“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的伤悼。陈子昂登幽州台,满目萧然,一片苍茫,怀才不遇之怨溢于言表;杜甫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登高的感想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登凤凰台,江流历史皆讽以朝政;崔颢上黄鹤楼,眼前所见全化为乡愁。李后主是亡国之君,他“无言独上西楼”,形影相吊,凡触目者,都可伤心;王安石乃改革之士,“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盈怀者,惟有忧国忧民之情。张继一生并无太多坎坷,但由于时代、社会等原因,他登高时也难越伤感哀愁之壑。

  张继擅长写景,常寓诚挚的感情于生动的写景之中,雪霁登楼,其情与景、意与象在他的笔下实现了完美结合,达到了浑然莫辨的境界。

  云开雪霁之时,诗人登上古郡城楼,近观远眺,玉砌银妆,洁白、秀美、静谧,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心灵因之净化,愉悦非常。但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郢楚游子避难而到吴越之郡,欣喜之余,却有特别的感悟:不远处的卧龙山上,有春秋越大夫文种的坟茔,想当年,他为越国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却被勾践赐剑自杀;远眺处,夏禹陵墓之前,分明积雪聚玉,洁美无比,这位治水有功,后东巡狩至会稽而卒的古贤得到了人民的爱戴与尊敬。换一个方位看,西施浣纱的水滨似有素绢白纱在眼前晃动,只可惜这位受命于国难之时的绝代佳人香销玉殒之后,还遭世人非议责难。诗人缘情写景,已入有我之境,感情极为复杂难状,集赞叹、仰慕、惋惜于一墨,进而对安史之乱后避难江南的颠沛生活忧恐不已,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日渐衰微的唐王朝有所影射。所以,向晚时分,倍觉清冷,只好放下窗帘,无心再去欣赏那落日余辉下的“红装素裹”之景;这时红日渐隐,卧龙山的风光与镜湖的景色尚清晰可辨,令诗人悲欣交集。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首联为“起”,景色秀美怡人,即使落魄避难之人,也不可能视而不见;颔联是“伏”,悼古伤今,赞叹兼之;颈联再一“伏”,直面现实,感情似已跌入低谷;尾联略一“起”,照应首联,有“微明”,见“清映”,多少给人一些慰藉。是情是景,确已浑然莫辨。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重经巴丘

: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诗句乱随青草落,
酒肠俱逐洞庭宽。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
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春夜皇甫冉宅欢宴(一作对酒)

: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
暗滴花茎露,斜晖月过城。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江上送客游庐山

: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题严陵钓台

: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邮亭

:
云淡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
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晚次淮阳

: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感怀(一作陆沈诗,题作上礼部杨侍郎)

: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奉寄皇甫补阙

:
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
潮至浔阳回去,相思无处通书。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